基督教與電影 (導論)

多元的「耶穌傳」

論電影「受難記」

論電影「達文西密碼

電影「駭客任務

論國片美麗時光

好萊塢電影宗教意涵

 

 

 

基督教與電影:論「駭客任務」

  

 

 

 

 

 

 

一、「駭客任務」簡介及內容概要

      「駭客任務」是一部共有三集的長篇電影。導演是:賴瑞華卓斯基和安迪華卓斯基兩兄弟(Larry Wachowski & Andy Wachowski)。演員中最有名的是:季諾里維(Keanu Reeves)。

        2003713日的「紐約時報」中,刊登了華卓斯兄弟對於這部電影的一篇導論性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華氏兄弟說到:他們認為許多動作片沒有思想可言,而許多有思想的電影在動作方面又不吸引人。而他們正想要製作一部有兼具思想與動作並且能討論一些宗教教義及信念的電影。

  此外,他們非常喜歡中國功夫片裡那種可以飛簷走壁及空手接白刃的大俠。

        他們認為:在電腦虛擬世界中,他們能盡情的發揮對東方打鬥功夫的迷戀。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所有的打鬥特技都是由華人武術專家袁和平(臥虎藏龍的武術指導)所指導。電影中許多打鬥的部份,都是由袁和平的武術班底所擔任,再透過電腦的剪接技術,使觀眾看起來就像是那些電影中的演員在打鬥。各位若有仔細看,甚至連男主角所穿著的那件黑色大衣,從領子、釦子到樣式都有著濃厚的中國風味。而這部電影也用了許多東方演員。

  這部電影的第一集於1999年上映,第二及第三集於20035月及11月上映。

        這部電影描述:21世紀時,人類成功的發展出「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就是有思考能力的電腦。到了22世紀時,這些人工智慧已經掌控了人類生活的許多層面,足以與人類批敵;電腦與人類的關係進入非常緊張的狀態。某一天,人類為了奪回控制電腦的主控權,對人工智慧進行攻擊,不料卻失敗了;反而是人工智慧戰勝了人類。從此,人和電腦的主從關係被顛覆了。人類成為電腦的奴隸;電腦將人類養育在一個維生機器裡面,然後從人類身體之中吸取人電腦所需的電力。為了讓人類的腦部能夠保持正常活動,人工智慧設計了一套電腦程式,讓人的身體雖然是躺在22世紀的維生機械中,但讓人的腦部卻以為他是活在20世紀末的一般人類社會中。這個由電腦程式所創造出來的人類社會稱之為「母體 (Matrix)」,也就是這部電影原本的片名。

        不過,有一些人類意外的逃出了人工智慧的掌控,而在地底深處存活下來;這些人想盡辦法要摧毀人工智慧,然後將人類從電腦的控制中給解放出來。這些人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把一些人從維生機器裡救出來。

        電影的第一集一開始描述:有一位存活下來的人,名叫「莫斐斯Morphs」。他相信男主角「Neo(季諾里維飾演)」有能力可以把人類從電腦的控制中給拯救出來。因此,他想辦法把Neo從維生機器裡救出來,帶他到真實的世界裡面。第一集的最後,Neo果然不負眾望,把電腦使者打敗。

        在第二集中,人工智慧發現人類僅存城市的位置,於是發起大規模攻擊行動。要阻止電腦入侵的唯一辦法乃是進入到電腦主機之中。雖然男主角最後順利的進入到電腦主機之中,但他卻仍然無法阻止電腦的攻擊人類的行動。

        在第三集中,電腦順利的進攻到人類在地底的城市,為了挽救人類,男主角決定進入人工智慧的總部及電源中心「機界城市」。不過,男主角不是要去和人工智慧打鬥,他根本無法打贏人工智慧;而是跑去和人工智慧談判。因為那時人工智慧用電腦程式所製造出來的母體世界,其中有一個關於電腦使者的方程式出現了問題,使其中一位電腦使者,名叫Smith,將會有能力危害到人類及人工智慧的生存。因此男主角希望與人工智慧合作來摧毀這一位電腦使者。在合作之下,這一位電腦使者被消滅了,人工智慧信守陳諾與人類和平生存。人類果然如傳說的預言所說被男主角從電腦的控制中給拯救出來。

   

二、「駭客任務」的哲學意涵

        正如許多哲學家所說:這部片不只是一部娛樂電影而已,也是一部哲學電影,它傳遞了許多哲學理念。也正如許多影評人所說:這部電影結合了高度的娛樂及哲學理念,因此這部電影是一件現代的藝術作品。不過我個人,它還是一部充滿宗教性意涵的電影。

        就是在這三個意義之下,我認為:這部電影是這幾年來非常特別的一部電影,也是基督教界必須要加以重視及回應的電影。

        首先,這部電影討論了人類史上一些最重要的哲學問題;包括:「自由 (Freedom)」、「選擇 (Choice)」、「真實(Reality)」、「人性 (The nature of humanity)」、「生命的意義 (The meaning of life)」、「生存的目的 (The purpose of living)」、「信念 (Faith)」、「愛 (Love)」、「人類的未來 (The future of humanity)」。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在處理前面這些哲學問題時,沒有太多的新意,和其他許多電影一樣,都僅僅是在講一種非常老套的答案。例如:人的本性是善的。世界是美好的。有信心便能使美夢成真。生命是值得活下去的。即使你不知道生命的意義、目的與價值,你身邊的這些美好事物都值得你繼續活下去。愛如何的偉大、愛如何超過一切、愛使男女主角願意位對方做一切事。這些答案都是資本主義社會所提供的單一標準答案。

但是你只要從社會真實面、人生真實面的角度或是從基督信仰的角度去思想,就會發現這些答案根本就很虛假、很不實際、不但無法解決真正的人生問題,甚至還提供了一個人生及社會的假象,讓人繼續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或是電影世界中,而繼續未這一個泯滅人性的資本主義世界犧牲我們的青春及生命。

我還覺得許多電影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都來的比「駭客任務」更有深度與思想。「駭客任務」在這些問題的討論及回答上,是乏善可陳、毫無貢獻的。

 

三、「駭客任務」所探討電腦世界的問題

其次,這部電影也討論一些只有現代社會才有的問題,例如:「人與電腦之間的關係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ity and computer)」、「真實與虛擬的世界 (The worlds of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

最後,這部電影也討論了一些基督教的問題。例如:「人類救主彌賽亞 (Messiah the Savior)」、「先知 (Prophets or Oracles)」、「未來世界中的基督教末世論 (Christian Eschatology in the future world)」。

與那些宗教問題相反,我認為:這部電影在討論那些現代世界中的「電腦及虛擬世界」及「基督教信仰」方面的問題時,卻是非常有深度、有意義、非常創新、能發人深省的。在這方面,我非常敬佩這部電影的導演及編劇者。  

  在「電腦及虛擬世界」的問題方面,這部電影想要激發人去思考這個表象的世界及社會都是很虛假的、很虛偽的。  這部電影也帶領觀眾去思考:在一個電腦已成為人類生活最重要也不可獲缺的世界中,在一個人類都在網路中學習及溝通的世界中,人應該怎麼能界定及知道什麼真實、什麼不是真實等等的問題。

 

四、基督教與電影的互動及關連性:以「駭客任務」為例

        而在基督教信仰方面,這部電影可能是電影史中將基督教信念融入「科幻片」中最成功的一部電影。

1. 科幻電影與宗教信念的結合

        早期的科幻電影純粹是欣賞特效,沒有劇情可言。但現代的科幻電影的劇情甚至編的比許多「劇情片」更加有劇情。只要有好的科幻特效,再加上有好的劇情,這樣的電影就很容易造成賣座及轟動。

        各位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科幻片,從早期的「超人」、「星際大戰」,到最近的「駭客任務」,都是最受歡迎,最賣座的電影。甚至受歡迎到一個程度,許多電影製片公司還願意花錢重新拍製「超人」、「星際大戰」這些科幻片。我想還是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內,仍然願意再花錢去看一次這些科幻片。

        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現代人喜歡看科幻片呢? 我認為:除了那些特效之外,還加上現代人對那些「非現實」事物的迷戀。對於在現實社會中經歷許多苦難的現代人而言,這些「非現實」或「超現實」的科幻片正是他們逃脫這個「現實」世界的一個方式及管道。在這個意義下,欣賞科幻片的觀眾正可以類比於正在從事宗教活動的信眾;兩組人馬都是想要超脫這個凡俗的世界,進到另一個心所盼望的世界。 

        「駭客任務」更厲害的地方就是在於,它直接將基督教的故事及信念直接的融入再劇情之中,甚至是用以基督教信仰的架構來鋪陳這部電影。因此,這部科幻片就讓觀眾直接從基督教的觀點來逃離現實世界、然後再融入超現實世界中。科幻特效、加上好的劇情、在賦與了宗教信念,這種電影的影響力是非常可怕的。我相信許多人從電影院走出來,都有一副季諾里維的架勢;那些對於電腦網路比較熟悉的人,都會閃過一個念頭:認為自己在某一個不遠的未來也能夠成為救世主。最起碼他們也都想過要買一件類似的黑色大衣來過過冬。

 

2.「駭客任務」的基督教術語及象徵 

這部電影充滿了許多基督信仰的術語及象徵。

男主角在虛擬世界的名字是「Anderson」,希臘文的意思就是「人之子」。他在真實世界的名字是「Neo」,意思是New,可以引申為「新人」。而他被稱為「The one」或「The Savior」,也就是基督教的「彌賽亞」或「救世主」的意思。 

女主角的名字叫「Trinity」,也就是基督教「三位一體上帝」的名稱。至於另一位電影中的重要人物則是「Oracle」,意思是「女先知」或「傳遞神旨意的女祭司」。男主角所乘座的航艦名稱為「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而在電影中人類最後僅存的城市稱為「Zion錫安」,其他地方都被電腦給佔據或摧毀了。

        這一部電影更討論了許多關於「基督教救世主彌賽亞」的主題。電影中的彌賽亞乃是一位有高超力量、能將人類從電腦的轄制中給拯救出來的救主。這種彌賽亞的形象正是歷世歷代「猶太人」所期待的彌賽亞。耶穌正因為不具備這樣的形象,而被猶太人藐視、被世人厭棄。最後更以一個軟弱卑微的姿態,死在十字架上。耶穌的一生及死亡不但沒有改變以色列國或猶太人的命運,連他自己也難逃羅馬政權的控制及刑罰。

        各位可以發現:大多數電影當中的英雄人物的形象,都與耶穌那軟弱卑微的形象完全相反。事實上,駭客任務這部電影中的彌賽亞的形象,正是耶穌所批判的形象。因為耶穌的形象不是一位大能的君王,而是「代罪羔羊」;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替世人付出代價,而不是要魔鬼付出代價。他來是上不是受榮耀,乃是受苦難。

       電影中所描述的彌賽亞的形象,都是基督徒可以批判的;並請從這樣批判的過程中,基督徒可以再一次的省思真正彌賽亞、真正救世主的形象。

 

3.「駭客任務」與基督教的末世論 

        基督教界一直很流行一種解讀啟示錄的觀點。就是認為:啟示錄1316-18節所說的「獸的印記」就是電腦條碼、而這頭獸就是比爾蓋茲,因為他的名字的數字是「666」。而這頭獸乃是透過電腦來掌控人類。事實也是如此,現代人的確都受到電腦的控制,沒有電腦人已經無法生存;而現在要殺死所有的人類,也是透過電腦就可以完成。

        「駭客任務」這部電影就是在述說,在未來,在末世的時代,電腦怎麼控著著全人類,而在這個沒有盼望的時代,先知預言中的人類救主「彌賽亞」將會出現,他會打敗電腦這頭巨獸,拯救全人類脫離這頭巨獸的掌控。這部電影的主角季諾里維的就是這位「彌賽亞」。許多人見到那位預言中的彌賽亞出現時,都認為人類有了盼望。 這樣各位有沒有稍微體會到這部電影編劇及導演們的意圖。他們將啟示錄在電腦時代中賦予了一個嶄新的詮釋。

        然而,這樣的詮釋恐怕與基督教的末世論是不相同的。首先,約翰在啟示錄所描述的「666」,應該是他那個時代的一位掌權者,而非是微軟的老闆或蘋果的老闆。第二,耶穌在來時,乃是從天上來到人間,而不是從人間的某一位電腦高手轉變成人類救主。最後,我個人認為,耶穌再來時,應該不會穿黑色大衣,這不是他的風格。

 

4.「駭客任務」與「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

    這部電影表面上是很基督教的,但實質上,卻有很多「諾斯底主義」的信念。

例如:我們的身體及所看見的世界,其實是由惡者所控制的世界。人若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必須要透過某種獨特的「知識 (knowledge)」信息。那個獨特的知識才能接露這個虛假的世界背後的真相,使人從這個世界中逃離出來,獲得真正的自由。而耶穌基督正是那位帶來得救「知識」的上帝使者。在這部電影中,這位使者就是男主角季諾里維。 這種將許多宗教信念像大雜燴般融入在一部電影之中的手法是值得我們留意及辨識的。

 

5.「駭客任務」與當代基督教會    

        我個人並不擔心這部電影所傳遞出的信息會對於基督教有太多負面的挑戰及影響。不過,這部電影所討論的一些問題,卻是對基督教有許多正面的提醒,也值得基督教界加以重視。

  首先,電腦世界的問題不只有電腦所衍生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人與人之間沒有因為電腦或網路而變的更為接近;事實上,在電腦世界中,我們與知識的距離是變得更接近了,但我們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變的更加遙遠。我們與電腦及資訊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我們與家人或親友的時間。這是許多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生命寫照。而這樣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並且是沒有回頭的一天。

        如何對這樣電腦時代的問題加以回應,並且提出挽救這樣情況的合適方案,是當代基督徒及教會的責任、也是使命。基督徒在這一個電腦時代中,除了扮演自己的角色,也必須要扮演好一位基督見證人的角色。台灣既然是擁有世界最尖端的電腦科技的國家,台灣的基督教界更應該要發展出有效的「電腦倫理」,使人類不至於更加疏離、不至於成為電腦的奴隸,也不至於走到因為沒有電腦就會無法生存的情況。

       其次,而在基督教信念方面,這部電影刺激基督徒們去思考基督徒應該如何在像這樣電腦世界中,去傳遞那古老卻還未實現的基督教信念及盼望。這是一個在電腦時代中每一位當代的基督徒、每一位牧師傳道人、每一個教會都要認真深思及回應的議題。這是基督徒在這個世代的使命,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

        彼得前書3:15說「只要心裏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的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各人。」 求主賜給我們智慧,讓我們隨時準備好,能夠像這個世代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恰當的傳揚出那古老的福音信息。

 


(以上內容為魏連嶽老師於中華福音神學院2006年暑期「基督教與文化」課程中的授課講章)

 

 

 

 

 

 

 

  
Home Page

 

 

 

 

by 魏連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