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後現代與基督教

Christianity,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

 

 

 

 

一、「現代」簡史

        現代(modern)這個名詞及概念,最早起源於第5世紀。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時,基督徒為了稱呼這個有別於之前羅馬異教的嶄新時代,因此稱此時代為「Modernus」。從此,這個字就有著某種比前一個時代更具優越性的意涵。

        到了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及勢力統治著整個歐洲的文化及政局,不過在思想上卻漸趨保守及單一化,文化上的發展與成就也多只限於宗教方面。這段時期,被近代史學家稱為「黑暗時代」。之所以會被冠上這個負面的名稱,這其中的因素非常複雜。但主要是因為當時握有絕對權力的教會,限制了許多文化發展的其他面向,並也出現了許多弊端,因此,讓後代史家在評估此段時期時有許多負面看法。

        1415世紀西方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The Renaissance)。由英文名稱可知道文藝復興並不是一種文化「創新」或「現代化」的運動;恰恰相反,文藝復興指的是:一個文化「復古」運動,是要再一次復興古希臘文化的運動(re有「再一次」的意思)。為什麼要復興呢?因為中世紀時,教會過度重視宗教,而壓抑宗教之外的各種文化發展。到了14世紀,許多藝術家及知識份子除了開始排斥基督教教會主導的文化外,也追求希臘時代那種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Humanism)」精神及美學。這種回歸到古希臘文化的復古運動也形成了文化上的典範移轉(paradigmatic change)。也就是從以「神」為中心的文化,逐漸轉變成為以「人」為主的文化。文藝復興在此為「現代性」埋下種子。

        16世紀的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事實上就是文藝復興的力量在宗教領域上的一種展現。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理念從藝文領域中蔓延到教會內部;宗教改革其實是人文主義影響下的一個思想成果。馬丁路德所提出的「 宗教改革」,其思想基礎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之觀點。(例如: 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可能有著人本主義的傾向及去權威化的意涵)

        17世紀的科學革命使實證科學精神開始全面的影響人類的社會及生活,一種嶄新的世界觀正式誕生,也為啟蒙運動催生。科學家所提出的理論,在此時期被認為是絕對真理。宗教的真理反被置於相對位置。

        1718世紀所強調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的浪潮,其實早在16世紀的新教改革家那裡就浮現(教理成為一種符合理性的邏輯推演);科學革命時期則是她的發展階段,而到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則是理性主義的成熟及高峰時期。笛卡兒一句:「我思故我在」,正式宣告世界進入一個新的思想時代、以及一個以人的理性為基調的時代。人是萬物的尺度再一次又被提出及確立。

 

二、現代性的特徵

        「現代性(Modernity)」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掌控著啟蒙運動後之現代人的思想及意識形態。這股無形的力量,乃是在近代思想發展過程中逐漸孕育而成,並且深深的支配著現代人的思想及言行舉止。現代性主要有兩個特徵:「理性主義」及「人本主義」。

        首先,在理性主義方面,啟蒙運動進展到Locke、Tindal、VoltaireLessing之後,理性攀昇至其絕對性、優越性及普世性的地位。理性成為人類認知、信仰與進步的必要且唯一的工具及管道。理性成為一種篩子(filter)及監制(censorship)來判斷某論述是否為真理。包括聖經及教義的內容都必須經過理性的稽核,才能宣稱其為真理。這套理性的定律,成為真理之上的真理(The Truth of truths),成為一種不可改變的普世準則。

        第二是人本主義。經過混亂又殘忍的宗教改革與宗教戰爭後,啟蒙運動思想家所渴望的不僅只是一個理性主義的運動而已,他們的目標乃是要解構當時乃是一切禍亂之源的宗教強權。當他們宣告人的理性成為獲得真理及判斷真理的唯一管道時,宗教權威及其信仰仲介身分的就失去其必要性及絕對性,也失去控制信徒的強勢地位。自此,個人在宗教信仰活動中,就從原本的信仰中客體性(Objectivity)地位轉移成為信仰中主體性(Subjectivity)地位;以「神」或以「教會」為中心的思維方式轉變成為以「人」為主的思維方式。這就是人本主義的要義。

        我們可以說,正是在理性主義及人本主義那裡,使現代與古代及中世紀產生決裂,使啟蒙運動的理想被實現了。所謂的現代新世界,正是建基於這兩個基礎之上,代替了原本建立在宗教或上帝基礎之上的舊世界。

 

三、現代性與現代人

現代性將現代人塑造為:理性化、知識化、單一化、規格化、標準化及集體化傾向的個體。由於忽略了個別的差異及個體存在的意義;所以,現代人被稱為是「單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當代的教育及傳播媒體也受到了現代性的影響,而以現代性為教育的基本立場;因此,教育及傳播媒體就成為社會中宣傳現代性的主要工具。

教育及傳播媒體成了一間超級大工廠,將所有的原料(學生及成人),製造成為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產品(工作者);教育過程也就是將學生理性化、知識化、單一化、規格化、標準化及集體化的製造過程。現代學校及教育體制實乃是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設立。它把兒童送入學校,為他們開設統一的課程,採用統一的灌輸式教學,讓他們獲得知識,用考試的手段來掌握他們是否有達成社會的期望。整個程序就如同工廠生產產品的過程。教育成為社會零件的培育者,以及現代性意識型態的服務者。

        既然,每個人都越來越相同,因此除了個人名字這個代號有所不同之外,其他都大同小異。那麼「個人」在哪裡呢?真正的個人不見了?因為許多人原有的本性都不見了,剩下只是「現代性」這個意識型態在掌控著個人。舉例來說:有兩個是同班同學的學生,他們每天早上都在差不多時間起床,都用差不多的方式盥洗,穿著差不多的服裝,然後到差不多型態的早餐店買早餐,上著差不多的課程、也對老師有著差不多的不滿、然後望著天空作差不多的白日夢,中午時大家的便當內容也都差不多,下午考試的時候所寫的答案又是差不多的。也都在差不多的時間回到家,再從事差不多的休閒娛樂,晚上也都差不多的覺得父母很囉唆,然後差不多的時間入睡。

        至於,成人部分的同質性就更高了。不但一天的生活模式差不多,甚至「一生」的情況也都差不多;差不多都是這樣的度年度日。所以當一個人的生活就只能是一天過一天,過的很無趣、很無力,而這個人也知道人生好像不應該只是這樣過時,但卻又只能這樣過下去時;那麼,這個人大概就是被「現代性」的無形力量所綑綁住。然而,這個人的人生是始終無法走出這種模式,並只能繼續這樣活著。

 

四、現代性與基督教

        在現代之前,人們的生活完全依靠自然環境,並相信「神」掌控著一切,所以人們非常的敬畏神。這個時代的人們,工作之外的許多時間,都是參與著宗教性的活動,不論是個人、家庭、群眾;不論是過年、過節,都是反映著敬畏神的態度。這是一個敬畏神的時代。

        而到了現代,人們的生活乃是受到社會、經濟及政治的宰制,一切生活都被整個大環境、大體制所支配。因此,人們怕沒知識、怕沒專業、怕老闆、怕貧窮、怕孤單、怕無聊、怕沒朋友;但就是不怕神。這是一個將宗教置於末位的時代。所以,這個時代的人們,工作之外的時間,都是參與著電腦、玩樂、社交和學習的現代性活動,但就是對於宗教性的活動沒有興趣;即使是參予宗教的活動,但其中的動機可能都不是純粹信仰因素,或是渴望要尋求生命的意義、價值及更豐盛的生命。而現代人的生活態度反映出現代是一個不敬畏神的時代。

當代基督教的敵人,並不是其他的宗教;因為他們也是現代性的受害者。真正的敵人,乃是這種掌控現代人的意識型態、一種使人專注生活卻遺忘生命的無形力量。連原本有一套超然的生命觀及價值觀,原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基督徒;現在也都和一般人完全一樣,都受到現代性的宰制及影響。基督徒原本是要影響他人,但許多基督徒不但已經完全無法抵抗現代性的浪潮,甚至反而都受到他人的影響。許多教會當然也受到現代性的影響,甚至受限於其中仍不知覺。許多教會所反映的似乎是:信仰一位只有祝福、沒有憤怒、公義及審判的上帝,信徒們在教會中拓展自己的社交及感情生活,喜歡參加許多綜藝性的聚會活動,喜歡高唱現代流行音樂曲調的詩歌、信徒世俗化等。至於,基督徒的受苦、犧牲、分別為聖的生命卻少被提及。 

        總的來說,現代性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有:單向度的人、物質主義、功利主義、過度理性、冷漠疏離、思想僵化、宗教世俗化等。但對於基督教而言,現代性所造成這種信仰根基上的衝擊,乃是空前的。

        現代性事實上已透過理性主義運動宣告出:當人乃是真理的界定者及判斷者時,他實際上就成為了真理的給予者;因為只有在人那裡,真理才會出現,真理才是真理。在這個意義下,「人言」就成為「聖言」了(The word have become “the Word”),而原本宗教人所謂的「聖言」反退居為人所操控的「語言」(“The Word” have become the word)。就是在這裡,我們發現到啟蒙運動中的理性其實是另一個偽裝的新上帝及新宗教權威。上帝已不在是人所未知、所無法掌控的上帝,乃是哲學上、語言上或實用上的上帝。

        聖經創世記中記載,在天下人的語言被上帝變亂之前,人們企圖用磚及石漆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在啟蒙時代,這一次,人們乃是企圖用理性主義及人本主義建造一座新的巴別塔。這一座無形的新巴別塔似乎果真具有通天的本領;他們在塔頂昭告世人,在天之上並沒有上帝的存在。因此,這是一個只有人在的世界,人們應當聚集在一起,做人們想要做的事。

        這個上帝曾經擔憂過的問題,在現代中又發生了。但在這個天下人的語言已被上帝變亂之後的時代,上帝這次會怎麼回應呢?我們無法知道這個答案,因為聖經已經封閉了,不能從其中再增加或減少什麼。不過,我們卻發現:後現代的思想家似乎已迫不急待的要代替上帝向現代性做出回應。

 

五、後現代(Post-Modern

        現代性的勢力強大,但是仍然有許多反抗的動力存在;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反動者就是「反現代」。反現代就是對於一切現代性的事物及意識型態都加以排斥,並嘗試消滅現代,恢復傳統。各宗教中的基本教義派就是極端的反現代之代表者。

        但是現代性已完全滲透在現代社會的各角落,現代人又已無法脫離現代社會,反現代想要消滅現代恢復傳統的企圖實在遙不可及。於是,十九世紀開始,逐漸浮現了另一波對抗現代的思想浪潮。此波浪潮到了二十世紀中葉發展到最高峰,「後現代(Post-Modern)」也正式成為這波浪潮的代表名稱。

        為什麼取名為後現代呢?因為「後」這個字,在這個思想發展的脈絡中有著兩種意涵。第一,在時序上,它代表著居於現代之後。第二,在意義上,「後(Post)」有著「反對」及「批判」的意思。簡單的說,後現代就是一種反對或批判現代性的思想或意識形態。

        後現代思想家察覺到:表面上,啟蒙思想家是要反對中世紀之以上帝及教會為中心的思想,並以理性主義建構起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但內涵上,他們卻除去了原本的上帝,並創造出了一個新的上帝,以及一個以「理性」或以「人」為上帝的新宗教體系。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所謂「上帝被殺死了!」、「上帝死了!」,就是宣告啟蒙之前的上帝,已遭到這些啟蒙後的哲學家殺害。後現代思想家就是極力的想揭露現代性這種表面和善、內裡猙獰的虛假。

   

六、後現代的特徵

        由於後現代就是對現代性的一種反對,因此我們可以從現代性的對立面中,來理解後現代這個思想或意識形態的特徵。若我們說,現代性的主要特徵為:理性主義及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那麼後現代的特徵就是:超理性(non-rational)主義及去中心化。若現代性強調單一,後現代則強調多元;現代性強調標準,後現代則強調差異。

        不過,後現代所謂的超理性(non-rational)主義,並非是無理性或不理性(irrational),而是一種不以啟蒙或現代性學者所說的理性主義的理性作為一切判斷的標準。亦即,許多人理性所不可及的部份,也應該被接納及認同到認知體系中。因此,在現代性中,那些因為與人理性或邏輯思考衝突而被排除在思想體系之外的元素,都可以被納入在後現代的思想體系中。

        而所謂的去中心化,就是反對現代性那種絕對中心的觀點。在現代性中,某個思想或權力體,常會以其自我或某個既定中心,建立起一套巨大的體系;然後,只要符合體系之標準的元素,就可被納入其體系;反之,不符合標準的就被排除在邊緣,甚至被除去。後現代就是反對這種權力中心及權力暴力。後現代宣稱:沒有所謂的絕對中心,當然也就有沒有所謂的邊緣或外圍。沒有任何的中心或標準可以稱他者為邊緣,或將他者驅逐出界線。後現代徹底否認有所謂的絕對的「中心」、「真理」、「標準」或「界線」存在。現代性所謂的中心及標準,在後現代那裡被認為是權力者的一種暴力行為之產物。既然沒有絕對,意味大家都是相對。所以,後現代提倡:沒有絕對、彼此尊重。

 

七、後現代的教育例舉

    後現代反對現代知識論及反對任何強勢或唯一的主體中心。因此,後現代教育鼓勵學生對習以為常的知識提出質疑,培養學生學習不同論點,並採納相異背景的邊緣論述,以寬廣地態度面對多元的觀念及知識。

就教育中的課程部分而言,後現代課程論反對現代教育之課程典範--泰勒(F.W. Tyler)的課程理論;因為此理論容易使教育成為工廠,而容易產生許多問題。而後現代之課程的特色乃是:豐富性:多元的課程內容、及關聯性:課程與學生自身之社會及文化的關聯。

民國87年台灣開始推行的「九年一貫」課程,可說是台灣後現代教育課程的代表作。因為它強調:(1)反學科本位,走向統整連貫。(2)反極權中心,趨向多元發展:將過去的「課程標準」改為「課程綱要」,並不要求學校完全遵行中央的標準,因此不會造成全國學校一致化、固定化,讓各學校有更大的彈性與自主的空間,可以開放地接受各種不同的課程於正式課程中。(3)反目標導向,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成長,而非目標的達成。教育的主體不再是教育機關、學校及老師;過去處於弱勢、邊緣者的學生,轉而成為後現代教育中的重要主體。

        因此,在後現代社會的處境下,教育課程的設計的確必須採取多元文化的觀點,讓各種文化及族群論點都能為學生所接觸、理解、尊重、欣賞和維護。

 

八、後現代與基督教

        後現代雖然改革了現代性,除去了現代性中許多爭端及缺點,但其自身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例如後現代反對單一、強調多元就容易導致「標新立異」的現象;許多人為了突顯與他人不同而過度造做,反而失去本有的自我。而後現代反對絕對中心及絕對真理,也出現「失去判準」的危機;因為當不再有任何絕對標準或真理存在時,容易造成混亂,使一般人無所依循,失去定向、徬徨無倚、不知失措。另外,當舊有的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體系被解構時,而新的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體系又尚未形成共識或被普遍接受時,就容易造成社會的一種不安。後現代所衍生出的問題,使現代社會問題更趨複雜。

        後現代思想浪潮的出現,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攪亂了現代性中原有的語言、知識、思想體系與權力系統。然而,這個後現代所提出之解決現代性問題的方法,是否真能破除啟蒙所建立起的巴別塔是可疑的。此外,後現代是否真符合聖經或基督徒的立場更是倍受質疑。

        總之,從啟蒙後,不論是現代性或後現代,這兩個思想及意識形態體系都嚴峻地考驗著當代的基督徒。或許,選擇其中之一作為基督徒的立場都不是最好的辦法。或許,此時此刻,正是恢復及展現基督教那種超然、獨特思想的時候。基督徒總是在那古老的「聖經」及「基督教傳統」中形朔自我思想,然後對當代人發聲、作見證;基督徒不但要能回應時代浪潮的挑戰,而且應要能引導浪潮的發展。進入世界卻不屬於世界可能永遠是基督徒在各個時代思潮挑戰中的唯一基本原則。

 

 

 

參考書目

1. Doll, William E.,《後現代課程觀》,王紅宇,台北:桂冠,1999

2. Lyotard, J.,《後現代狀況》,羅青譯,載於羅青編,《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灣:學生書局,1989

3.沈青松,〈從現代到後現代〉,載於《哲學雜誌》第4期,台北:業強,1993

4.傅佩榮,《西方心靈品味》,台北:洪健全,1995

5.張文軍,《後現代教育》,台北:揚智,1998

6.黃政傑,《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1997p.18

 

 

  
Home Page

 

 

 

by 魏連嶽